近日,經民主推薦、資格審查,中國老科協獎評審委員會評審,社會公示和中國老科協六屆十次
常務理事會審定,決定授予河北省中醫院國醫大師李佃貴2020年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獎
“突出貢獻獎”,以表彰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傑出表現。據悉,這是我省老科學技術工作
者第一次獲此殊榮。
李佃貴簡介
教授、主任醫師,博士生導師。全國勞動模範,第三屆國醫大師,全國首屆中醫藥高校教學
名師,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,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紀念獲得者,河北省
科協會士,河北省首屆十二大名中醫。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,衛生部、科技部科技評審
專家,教育部高校設置委員會評審專家。全國第三至六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
指導老師,省管優秀專家,省突出貢獻專家。
河北省中醫院名譽院長、河北省胃腸病研究所所長。國家衛計委臨牀重點專科(脾胃病科)
主任,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濁毒證(慢性胃炎)重點研究室主任,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
(脾胃病科)、重點學科(中醫脾胃病學)主任。曾榮獲“中国医师奖”、“中医传承特别贡
献奖”等多项荣誉称号。
他精研學術,首創中醫濁毒理論,對臨牀近百種疑難雜病的診療意義重大,打破了胃癌前病
變不能逆轉的傳統理論束縛,發展了當代中醫理論。他退休不離崗,仍堅持臨牀,爲國內外
患者解除病痛,並積極搭建國際學術平臺,培養中醫人才,爲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。
他青年抗災,父親病逝,仍堅守唐山大地震救災一線;老年抗疫,深入一線直接爲確診患者把
脈會診,並無償爲多位國際友人提供中醫藥防治方案。
(1)發揮智庫作用,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
他在履職河北省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25年間,時刻不忘初心,爲河北省委、省政府發展中醫藥
事業科學決策建言獻策30餘項,如:①省中醫局的建制和升格;②河北中醫學院恢復獨立建制
等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,他是河北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組顧問,他
主張抗擊疫情的一些建議,如中醫藥及早介入、中西醫並重等得到了省領導的讚許。
(2)科普濁毒理論,助力健康中國戰略實施
他首創中醫濁毒理論,對臨牀多種疾病的診療有重要意義,打破了胃癌前病變不能逆轉的理論
束縛。2011年退休至今,共開展以濁毒爲特色的科普養生講座、訪談968場次。曾做客北京
衛視養生堂節目,受到了海內外觀衆的廣泛讚譽。
(3)傳承學術精華,培養科技後備人才隊伍
他精研學術、重視傳承。近年來共培養全國名中醫、省名中醫、學科帶頭人、全國優秀中醫
臨牀人纔等百餘名中醫骨幹,爲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做出積極貢獻,被國家授予“全国先进工
作者”、“全国中醫藥傑出貢獻獎”、“国医大师”、“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”等荣誉
稱號。
(4)堅守抗疫一線,多措並舉賦能全球抗疫
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他積極向黨和政府建言獻策,多措並舉爲抗疫助力。
1、親臨疫情定點醫院對所有確診患者把脈會診,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;
2、带领团队研制出“藿香化浊解毒饮”、“香苏化浊颗粒”、“抗焦虑抑郁方”、“化浊解毒代茶
饮”、“辟秽香囊”等系列方药;
3、堅守工作崗位,開通遠程電話視頻就診,保證疫情期間患者治療不中斷;
4、無償向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廣東、北京、浙江等多個省市捐贈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處方;
5、指导拟定河北省中医药抗疫诊疗方案;
6、指導弟子在權威雜誌發表學術論文,分享抗疫經驗;
7、出版抗疫科普專著,舉辦線上抗疫科普講座,向大衆普及抗疫知識;
8、應邀通過遠程會診連線英國、意大利等國外確診及疑似患者,擬定個體化治療方案。
退休後發表論文123篇,撰寫著作14部,獲各類科研獲獎17項,主要獲獎作品
代表如下:
(1)2012年1月,《解毒化濁法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牀與實驗研究》獲
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。
(2)2012年1月,《化濁解毒活血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臨牀研究》獲中華中醫藥
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。
(3)2014年1月,《解毒化濁和胃方藥對胃癌前病變血管生成因子和胃癌相關基因的
影響》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。
(4)2016年1月,《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前病變中醫證治規律及機制研究》獲河北省
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
(5)2019年11月,《中醫濁毒論》獲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著作獎二等獎。
今年5月慈孝堂與國醫大師李佃貴老師正式展開合作。慈孝堂也被李佃貴老師親自授予
“国医大师李佃贵传承工作室”,合作主要圍繞傳承發揚中醫文化,中醫、中草藥的開
發應用以及中醫磁灸的推廣昇華等幾項工作展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