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學測試表明,地球的磁場正在緩慢地偏位,這並不足以影響人類的健康。但是,當地磁受到
天體(特別是太陽)活動的制約,磁力方向和強度突發不規則的變化時,就會影響人體的生長
和健康了。
現代醫學認爲,磁是人類繼陽光、水和空氣之後的第四個生命源。人類世世代代生活在地球這個
大磁場的生物圈內,既依賴於天然磁場的恩賜和保護,又在長期的生命繁衍中形成了自身的磁
場,以適應磁環境來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。
專家指出,現代生活的模式往往造成了人體磁力的不足,如人們飲用的自來水經鐵管流動後,磁場
就會被削弱和吸收,叢而失去原有的自然磁性;
又如,縱橫交錯的電線、電纜,居室內擺放的電器,都不同程度地遮斷了大自然的磁場;
再如,當今城市高樓聳立,其鋼筋網卻具有極強的屏蔽磁場作用。在這種環境內生存久而久之,人
體便會出現“磁饥饿症”。
臨牀資料顯示,人體長期缺磁會引發多種疾病:細胞缺磁會加速機體的衰老血液缺磁會加速粘稠
度,從而導致循環、神經、泌尿及消化系統發生病變;人體缺磁還會促發神經失調、新陳代謝紊
亂、細胞死亡加快,繼而出現腰痠背痛、心悸失眠、全身不適等症狀。
醫學研究還證實,新生細胞的含磁量是衰老細胞的幾倍到幾十倍,青年人血液中的含磁量也明顯
高於老年人。這也是老年人血液活力差、粘稠,易患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。
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磁環境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干擾和破壞。如前所述,自然
磁環境的削弱,會嚴重地影響人體的健康,招致各種疾病的侵害。
所以,我們應該重視爲自己“充磁”,以調整體內磁場的平衡。要增加富含礦物質食品的攝入,以增
加維護磁場的電解質,還要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,以推動機體內生物電磁的產生和平衡。
